新疆首例民间航空应急医疗救援完成
来源: 本站 发布时间:2024-09-13
12月2日,乌鲁木齐气温逼近-15℃。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救・创伤中心创伤重症室,看到丈夫李先生治疗有序,生命体征平稳,刘芳(化名)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在采访中她对记者说,丈夫发生坠崖车祸以来,收获了太多的感动,有来自医护人员的、有来自转运航空公司的,也有来自公益组织的。
车辆意外坠崖,直升机紧急出动
11月30日晚,在阿勒泰地区发生一辆车辆坠入悬崖事故,其中一人颅内出血,颈部、胸部多处骨折,情况危急。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人民医院先对该患者进行了抢救。
刘芳说,丈夫是跟三位同事出差途中遭遇不幸的。
考虑到李先生伤势严重,加上刘芳提出诉求,申请转至乌鲁木齐大型三甲医院治疗,布尔津县人民医院根据实际医治情况,同意将病人运送至乌鲁木齐,家属联系到西亚航空公司,希望能派出直升机帮助转运。
12月1日14时,西亚航空公司通过“公羊救援会”公益组织的沟通与协调,联系到新医大第一附属医院,向医院致函求助。
新医大第一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杨毅宁说,新医大和第一附属医院党委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来到直升机起降地点,协调安排。后勤保障及时清雪,利用绿色塑胶跑道,打出标志便于飞机准确无误降落。
同时,出动急救创伤中心等10个科室的医护人员做好了院前急救准备。
开启绿色通道,医院全力抢救
布尔津县人民医院外二科医生张玉文作为转运陪同医生,在飞机上密切关注着病人,时不时查看,帮着擦拭口腔分泌物等。
“三个多小时,就这样守着过来的,太感动了。”刘芳哽咽道。
张玉文与接机的专家对接完,就连夜坐了7个小时的火车赶回。已经在岗位上的张玉文在电话里对记者说,确实辛苦,但听到病人病情平稳了,一切都值得。
为减少高空飞行颠簸造成病人不适,飞行员按照需求及时调整飞行高度和路线,尽力做到平稳。
12月1日18时20分,在新医大操场,从布尔津县人民医院转运李先生的直升机平稳降落,早已在场等候的新医大第一附属医院急救・创伤中心的医护人员立即上前将患者转移到救护车上,并开通绿色通道,迅速送入急救室。
“输液,全身检查,10分钟左右。”刘芳说,环环相扣,没有等待,很快丈夫就被推进了创伤重症室。
“这个危重病人腰椎、颈椎、腿部多发损伤,危险在两个方面。”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急救・创伤中心副主任汪永新说,颈椎骨折,头颈交界处错位之后处理稍微不当就会造成高位截瘫。此外,多发肋骨骨折,出现了血气胸,好在流到胸腔的血不多。
“脖子固定尤为重要,佩戴颈托。胸带固定肋骨骨折部位,密切关注各项生命体征正常值。”该院创伤重症室副主任医师左蕾针对细小的问题都制定了方案。
“多学科会诊,目前等待下一步手术。”左蕾说。
航空医疗救援通道至此开通
据悉,2017年9月,西亚航空公司和民间救援组织“公羊救援会”公益组织就与新医大第一附属医院共同联合组织了一次航空应急医疗救援演练,为真实的航空应急医疗救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此次高效完成新疆首例民间航空应急医疗救援任务,标志着新医大第一附属医院航空医疗救援通道正式开通。
杨毅宁说,该院急救・创伤中心是全疆最早具备权威体系的创伤救治中心。目前,远程会诊系统已经连通全疆400多家医院,建立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团结协作的学科群,可充分发挥学科间的优势互补作用,开辟创伤急救绿色通道,有效提高创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